中證報中證網訊(記者 張舒琳)近年來,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加速突破,科技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在此背景下,公募基金積極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,通過深化產業研究、挖掘長期價值,助力投資者把握科技創新帶來的投資機遇。
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,公募基金持續提升主動權益投資能力,強化對產業趨勢的研判與價值挖掘。泓德基金將主動權益投資能力視為公司發展的“護城河”,長期以來堅持以深度基本面研究為基礎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,不斷拓展研究覆蓋、豐富策略體系,持續提升投研能力的廣度與深度。據悉,該公司在科技、新能源等方向均有布局,并積極探索量化技術與基本面研究的有機結合,以增強產品布局的多樣性與適應性。
科技驅動:從產業邏輯到市場共識
近期,A股市場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征,科技板塊尤其是AI產業鏈持續領漲,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。泓德基金基金經理、成長組組長于浩成認為,近期科技領域的上漲行情有著堅實的產業基礎。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,正推動全球產業鏈重構,從算力基礎設施到半導體設備,從終端應用到智能駕駛,技術迭代與商業落地的相互共振,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本輪科技行情的強勢表現并非短期波動,而是高質量發展在資本市場的深刻映射,其背后是AI技術迭代加速、產業生態完善帶來的基本面改善。
于浩成分析指出,全球AI產業已形成“技術突破——應用落地——商業反哺”的良性循環。以美國市場為例,大模型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帶動了終端付費用戶的激增,進一步推高了對算力的需求,形成了“飛輪效應”。這一趨勢正從GPU、光模塊等硬件環節向存儲、半導體設備乃至電力領域傳導,產業鏈景氣度持續擴散。
于浩成進一步指出,從DeepSeek代表的AI大模型,到人形機器人、創新藥,從國潮美妝到黃金飾品,國內市場的創新活力正跨越科技與消費的邊界。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特性決定了創新回報的豐厚性,而“反內卷”機制從輿論探討向制度構建的演進,將進一步優化競爭生態,提升資本市場整體回報率。
主動權益投資:從趨勢跟蹤到價值深耕
在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背景下,主動權益投資能力建設被提升到了戰略高度。公募基金的高質量發展重在通過深化投研能力、多元化投資策略和科技賦能等,構建可持續的投資生態。
泓德基金投研團隊十余年的探索實踐得出經驗,只有將產業洞察與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深度融合,才能在結構性行情中捕捉真正的阿爾法,為投資者創造穩健回報。
泓德基金打破傳統投研壁壘,建立了“投資+研究”的分組協同模式,由經驗較為豐富的基金經理作為組長,研究員作為主要成員。一方面,確保投資與研究高效聯動,提升研究向投資的轉化效率,并提升基金經理的“能力圈”范圍;另一方面,基金經理深度參與研究流程,幫助研究員更好地培養和建立投資視野。
作為中生代基金經理代表,于浩成認為,基金經理需格外注意摒棄“追高殺低”的短期思維,通過深度產業研究把握結構性機會。結合近年來市場的快速變化,基金經理還應加強與市場互動,避免思維“固化”、投資“鈍化”,定期復盤持倉邏輯,不斷擴大能力圈,學習新行業的投資語言,從而能夠做到靈活應對市場變化。
隨著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持續推進與資本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,公募基金有望在服務實體經濟、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。